這次國貿集團年度工作會議,很及時也很重要,對于總結集團成立三年來的有關情況,進一步理清“十二五”改革發展思路,推動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挺革董事長、樸勇總經理的報告,會前送我看過,都講得很好。下面,我結合全省經濟發展和國貿集團具體情況,先談幾點想法。
剛剛過去的“十一五”,是我省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多發頻發的自然災害、資源要素市場的大幅波動和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全面實施“八八戰略”和“兩創”總戰略,扎實推進“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勝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科學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為“十二五”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2010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7227億元,比上年增長11.8%;人均GDP為52059元,折合7690美元,在幾年來連跨4000、5000、6000美元三個臺階基礎上,再跨7000美元臺階。對外貿易快速回升,2010年我省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2534.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8.5%,比同期全國進出口增速快4.1個百分點,表現出了較強的恢復性增長能力。這里有國貿集團的一份重要貢獻。
我經常講,國貿集團是老企業、新集團。集團成立以來,你們認真領會并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合并重組三大貿易集團的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各成員企業和廣大干部職工,積極應對復雜經濟環境的嚴峻挑戰,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產業轉型、瘦身強體為重點,大力推進融合發展、提升發展、創新發展,生產經營保持了穩定發展,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行業影響力和帶動力不斷增強。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化危為機,經營規模和效益明顯提升。08年國貿集團剛組建時,恰逢國際金融危機開始蔓延,這場危機對外貿行業的影響最為直接、最為嚴重,可以說國貿集團的起步是艱辛的。記得集團09年度工作會議我也參加了,當時我在會上重點強調要堅定信心保發展。近三年來,國貿集團一手抓傳統市場挖掘,一手抓新興市場開拓,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的大背景下,貿易主業強勢回升,規模已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最高水平。更為可喜的是,出口商品結構得到調整,一些出口企業努力創新產品功能、外觀包裝,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比如,東方機電公司大力開展海外工程承包業務,帶動了機電產品出口,實現從“單一產品出口商”向“產品和服務集成商”的轉變。同時,內外貿易結構也得到調整,內貿規模、利潤貢獻增長率高于出口業務,出現了出口、進口和內貿齊頭并進的良好發展態勢。
二是有退有進,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國貿集團成立三年來,在瘦身強體、融合發展上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國有資產從不具有競爭優勢、管控難度大的下屬企業中積極退出,集團管控與資源配置能力得到提升。挺革董事長報告中有一組數據:集團成立至今已完成退出的企業有38家,目前正在實施的有13家,準備啟動5家,集團已基本消除5、6級公司。這項工作你們是有成效的。另一方面,集團把握現代服務業發展方向,積極發展金融產業。比如,你們已擁有大地期貨絕對控股權,在永安期貨的股東地位上升,穩步推進合資壽險公司籌建工作,等等。尤其是抓住了金信信托破產重整的機會,攜手中金公司做好金信信托重整復牌工作,體現出了集團較強的機遇意識和發展意識。通過這三年的努力,商貿流通、金融服務、產業投資三大產業板塊的雛形已經形成,為下一步加快產業升級奠定了基礎。
三是戰略引領,可持續發展意識明顯增強。這些年,集團在抓好當期平穩增長的同時,對企業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作了深入謀劃。特別是去年,圍繞推進省屬企業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你們在認真研究分析國家宏觀層面和企業微觀層面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借力外腦,研究編制了《2010-2015集團發展戰略規劃》,大力推進企業發展從“機會導向”向“戰略導向”轉變。這份規劃送我看過,整體思路清晰,工作思路務實,經營重點突出,既充分體現了自身已有優勢,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特別是規劃提出“具有全球視野、國際化運作的現代服務業領先者”的戰略愿景,“瘦身強體、開辟藍海、后發先至”的戰略思路,以及“到‘十二五’末,形成三大業務板塊,實現五百億元以上營業收入”的戰略目標,令人振奮,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我相信,這份規劃必將成為引領集團跨越發展的行動綱領。
國貿集團成立三年來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是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國貿集團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廣大干部職工開拓進取、奮力拼搏的結果。借此機會,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集團全體干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問候!
“十二五”時期,我省處于人均生產總值從7000美元向10000美元過渡的重要階段,是全面建設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省委第十二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十二五”發展的主題是科學發展,主線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根本目的是富民強省、社會和諧,總體目標是科學發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我在年前召開的省屬企業工作會議上提出,“十二五”全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處于關鍵的提升階段,省屬企業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任務中充分發揮骨干和表率作用。具體到國貿集團,我認為要重點把握三個階段性特征。
首先,“十二五”是調整轉型的機遇期。傳統國際貿易模式大多利用價格差、匯率差賺取中間差價,這種簡單、粗放的國際貿易方式已不可持續。國內環境資源承受力有限,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很快,尤其是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今年開春以來,各地出現的用工荒、招工難問題預示著勞動力價格將繼續上漲。而且從長期看,人民幣升值是個趨勢。依靠低成本、低價格出口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將不斷被削弱。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加快,一些具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迅速提高,這應該是出口產品結構調整的方向。同時,在擴大內需政策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等多種因素驅動下,資金要求高的大宗資源型商品、技術含量高的設備在國內市場的需求量很大。憑借比較完善的的營銷網絡、雄厚的資金實力和比較豐富的人才資源,國貿集團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抓住當前調整轉型的機遇期。
其次,“十二五”是提升管理的突破期。管理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國貿集團自下而上合并重組而來的特點,以及加快外貿主業調整轉型,打造金融服務和產業投資兩大新興業務板塊的戰略任務,都對推進管理創新、促進管理升級提出了更為緊迫的要求。這幾年國貿集團也發生了幾起經濟糾紛案件,省各有關部門很支持,集團自身很努力,國有資產損失、對企業發展的負面影響已得到有效控制。這些經濟糾紛案件警示我們,企業管理還有不少薄弱環節。外貿單筆貨值都比較大,發生一筆貿易損失或賠償案件,就可能搞垮一家下屬企業,甚至會拖累整個集團的發展,風險控制這根弦一刻也松不得。同時,我們看到,集團三大業務板塊的行業特點、市場定位各不相同,在集團內部的關聯度不高,產業互動發展是企業管理的新課題。一般來講,產業層次越高,對企業管理的要求就越高。集團要在金融服務、產業投資上有所建樹,還得有與之相配套的集團管控和服務保障能力。
再次,“十二五”是深化改革的攻堅期。集團成立三年來,瘦身計劃已取得很大成果。但要看到原來的三家集團,各有各的發展歷程,下屬各級子公司產權結構復雜,經營產品過于多元,要在短時間內完成瘦身是不現實的。特別是與戰略規劃相對照,集團的資源配置能力和全要素生產率亟待提高。“退”比“進”更難,“進”的是新領域,一張白紙可以畫出最美的圖畫,“退”必然要改變產權關系,觸及利益格局的調整,但這是國貿集團繞不開、躲不過的現實問題。我注意到集團瘦身計劃按先易后難順序在排,前三年合并重組的工作相對容易些,隨著這項工作的逐步深入,下一步工作的難度和遇到的阻力會不斷增加,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不斷增加。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準備。
關于國貿集團 “十二五”發展的具體目標和主要任務,你們在戰略規劃中已經明確;今年的重點工作,挺革董事長、樸勇總經理將作具體部署。這里,我再簡單提幾點要求。
第一,要加快產業優化升級。這是轉型升級的中心環節。產業升級的根本途徑有兩條,一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二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國貿集團而言,這個傳統產業就是國際貿易主業,這是支撐集團發展的基石;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是集團擬重點培育的金融服務和產業投資兩大業務板塊,這是集團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促進企業長盛不衰的潛力所在。在目前國內外形勢下,國際貿易要做強做大,必須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升發展質量。這也是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國貿集團作為國有外貿龍頭企業,應該在這方面帶好頭。下一步,國貿主業要加快從賺取對外貿易差價為主向多環節賺取產業鏈利潤為主轉變,實行內外貿結合;要著力改善貿易產品結構,擴大機電產品、大宗資源型商品進出口業務,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從主要依靠數量增長向主要依靠質量增長轉變;要積極創新商業模式,大力打造電子商務平臺,推進貿易方式轉變。金融服務和產業投資兩大新興業務板塊,對已認準的投資項目要加快推進,如信托,要加快復牌運營的各項籌備工作,制定時間表,力爭早日恢復經營;對還未認準的項目要審慎進入,加強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做到科學決策、穩妥推進。
第二,要加快內部改革重組。以三大業務板塊建設為重點,以增強子企業市場競爭力、價值創造能力為目標,以全要素配置為手段,深入推進下屬企業改革重組,不斷提升集團集約化發展水平。重點做好三件事:一是要繼續落實“瘦身”計劃。在確保人員與業務穩定前提下,加快從經營規模小、經濟效益不高的弱小企業和不符合集團發展戰略規劃要求的行業中退出,把各方面資源集中到優勢子企業和優勢產業。二是要做好關停并轉企業后續收尾工作。特別是對關停企業要依法收回國有資產,避免國有資產流失;通過崗前培訓等手段,盡可能內部安置分流職工,做到資產安全、人員穩定、企業和諧,努力為內部改革重組創造良好環境。三是要加快股份制改造和企業上市。把資產重組、企業改制與上市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優質資產注入等方式,做強做大東方股份;加快引進戰略投資者,培育更多的上市后備資源,不斷提升集團資產證券化水平。
第三,要加快管理能力提升。堅持把加強集團管控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提升管理的中心任務,加快構建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集團管控體系和風險防控體系,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效能。一是要加強集團總部職能建設,優化總部管理機構設置,增強戰略決策、投資拓展、管控服務、資源配置和資本籌運等功能,不斷提高集團總部的服務能力與管理效率。二是要規范母子公司關系,加強全資公司、控股子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強化國有股權管理,層層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三是要加快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重點在財務管理、預算管理、內審監督、購銷合同、制度執行等方面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防范企業經營風險。四是要加強管理信息化建設,加快構建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為企業管理、經營決策提供信息化、網絡化支持。
第四,要加快人才隊伍建設。人才是戰略性稀缺資源,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要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堅持育才、引才、用才相結合,加快培育一支與企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人才隊伍。一是要加大人才開發力度,開展大規模人才培訓,實現人才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二是要大力引進海內外高級領軍人才和專門專業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創新團隊、管理團隊,為戰略規劃實施提供有力支撐。三是要著力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完善人才服務體系,關心愛護人才,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業創新熱情。這里,我再強調一點,人才有市場,也有價格,行業不同,薪酬標準也不同,對集團發展特別緊缺、貢獻特別大的高端人才,可以給予高薪、重獎,突破常規地委以重任,積極構建更具競爭力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制度。在這個問題上,力度可以再大一點,思想可以再解放一點。
第五,要加快黨建水平提升。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獨特的管理優勢、競爭優勢,集團在加快轉型升級,黨建工作也要緊緊跟上。要繼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緊扣科學發展主題和企業發展戰略,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內容、方式和載體,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深化“四好”領導班子創建,教育督促各級企業領導人員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增強各級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要繼續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積極推進懲防體系建設融入經營管理工作,對“三重一大”制度和國有企業廉潔從業規定執行情況實施有效監督,堅決查辦各類違規違紀違法案件。要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積極培育核心價值理念,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責任感、使命感。要關心愛護廣大職工,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企業持續健康較快發展。
同志們,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各項工作責任重大。希望大家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國資委的指導監管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扎實工作,加快推進國貿集團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為“十二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