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國資委發布首批26個浙江國企“人工智能+”開放場景清單,省國貿集團下屬浙商資產的“AI賦能消費金融不良資產精細化管理”應用場景成功入選。

開放場景是浙江國企推進“人工智能+”專項行動的重要舉措,旨在充分發揮國企需求規模大、產業配套全、應用場景多的優勢,聚焦戰略意義強、經濟收益高、民生關聯緊的高價值場景,從需求側推動場景創新,加速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落地應用。
作為全國首批5家、浙江省第一家具有批量轉讓金融不良資產資質的省級資產管理公司,浙商資產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的使命擔當,積極貫徹“數字浙商”戰略部署,并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金融不良資產管理的深度融合。依托浙商資產自主研發的消費金融業務綜合服務平臺,沉淀了大量高質量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消費金融不良資產數據,形成了支撐智能化應用的堅實基礎。
在此基礎上,浙商資產創新構建“債務人智能幫扶”與“智能合規質檢”雙場景應用。“債務人智能幫扶”場景依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動態構建多維度債務人畫像,精準識別“誠實而不幸”群體,結合債務人還款行為、信用歷史和資產模型,智能匹配個性化幫扶策略與債務重組方案,提升紓困服務的精準性與有效性;“智能合規質檢”場景圍繞消費金融不良業務處置環節,通過語言大模型(LLM)與自然語言處理(NLP)等技術,實時識別資產處置環節中的合規風險與管理隱患,自動生成風險預警與整改建議,助力資產處置風控智能化、規范化、系統化。浙商資產積極推動雙場景協同發力,并朝著管理智能化、服務個性化、風險可控化的目標穩步前進,為消費金融生態的良性發展注入智能動力,力爭打造行業智能化管理的示范樣板。
未來,浙商資產將以此次入選場景為新起點,構建從風控、合規到服務的全鏈路智能化管理體系,持續完善模型訓練與數據反饋機制,提升智能決策的適配性與前瞻性,進一步拓寬人工智能技術在消費金融不良資產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深度與廣度,推動“債務人智能幫扶”與“智能合規質檢”涉及技術向更多業務場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