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設金融強國的戰略進程中,金融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品牌建設已從傳統的形象塑造演變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對于保險企業而言,尤其如此。作為社會經濟的 “穩定器” 與 “減震器”,保險行業的品牌信譽直接關系到民眾的信任與社會的穩定。然而,傳統發展模式下,“理賠難、理賠慢”、數據壁壘森嚴、風險管控粗放等問題長期困擾行業,嚴重削弱客戶體驗,阻礙品牌信任的建立。特別是中小保險企業,在品牌知名度低、資源有限的雙重壓力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更大挑戰。如何突破困局,實現差異化發展,成為中小險企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蓬勃發展,為保險行業品牌建設帶來了新的曙光,成為破解行業痛點、實現品牌升級的關鍵利器。AI 不僅能夠顯著提升運營效率,更能重塑保險企業的服務模式與風控體系,助力企業打造獨特的品牌價值,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對于中小險企而言,借助 AI 賦能品牌建設,既是應對當下挑戰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長遠發展的戰略機遇。
省國貿集團下屬浙江東方子公司東方嘉富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打造的 “醫保商保‘雙平臺一通道’” 保險業務智能風控模型,正是中小險企借助 AI 實現品牌突圍的生動實踐。近日,該項目入選首批浙江省國有企業“人工智能+”十大典型應用案例。
這一項目的誕生,源于對保險行業現存三大痛點的深刻洞察。其一,傳統理賠流程冗長且過度依賴人工審核,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出現錯漏,導致客戶對理賠服務滿意度不高;其二,醫保與商保之間數據壁壘高筑、標準不一,數據整合困難重重,使得信息無法有效共享,影響服務協同;其三,在醫療費用管控方面,缺乏精準手段,傳統方式難以對風險進行動態評估,導致風險管控效果不佳。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 “理賠難、理賠慢” 成為行業頑疾,嚴重損害客戶體驗與行業形象。
針對這些痛點,東方嘉富人壽依托國家醫保大數據共享政策與浙江試點優勢,確立了清晰的建設思路。通過精算與醫保數據開發專屬產品,構建雙向互通模式,運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對理賠流程進行創新,將風控模型融入其中,實現主動自動理賠,致力于打造醫保商保一體化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服務效率與客戶體驗。

在業務流程上,項目圍繞醫保商保直接結算服務展開,整合業務流程,構建雙向數據通道,打通理賠與診療結算數據鏈路。通過擴大醫保數據開放范圍,深入分析數據并用于模型訓練,不斷優化風控模型與理賠系統。客戶只需一次授權,在就醫時無需報案、申請,系統即可自動觸發理賠,由智能算法完成審核結案,風控模型從多個維度評估風險,實現全流程無人干預的分鐘級理賠,真正做到了讓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在技術架構上,項目以 “人工智能” 為核心,融合 OCR(光學字符識別)、NLP(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實現智能錄入,通過智能算法引擎、規則引擎等構建智能風控模型與審核系統。基于微服務架構采用模塊化設計,涵蓋保單服務、理賠服務、網關服務等組件,具有高度的擴展性與靈活性。同時,開發建立標準信息通道,實現醫保商保數據交互、智能理賠及全流程風險管控,為業務的穩定運行與持續創新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該項目取得的成效十分顯著。在經濟效益方面,創新的主動式 “零感理賠” 模式全面提升了客戶體驗,有效緩解了患者的資金壓力;當年健康險保費增長 20%,實現了業務規模的擴大;主動超快賠服務占公司整體醫療險理賠的 60% 以上,超 90% 的案件在 10 秒內自動結案,最快僅需 2 秒,全流程無需人工干預,較前期節省超 50% 的人力,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
在社會效益層面,項目積極響應金融業 “五篇大文章” 要求。在普惠金融方面,該項目在浙江省惠及超 2 萬人,顯著提升了保障覆蓋面與普惠性;在綠色金融領域,全流程無紙化傳輸信息數據,推動了綠色低碳發展;在科技金融方面,依托風控大模型實現醫保商保信息平臺互通、數據共享與賦能,通過智能審核有效識別欺詐風險,提升了數據價值與服務體驗,尤其為老年人群體提供了便利;同時,項目強化了企業責任擔當,避免人為錯誤與欺詐,推動了醫保商保協同發展,促進了行業可持續發展。
東方嘉富人壽的這一創新實踐,具有很強的示范意義與可復制性。作為全國首家實現該場景應用的總部型險企,其經驗在國家醫保局推進會上作為典型案例進行推廣。該項目以技術創新推動醫療保障升級,在社會公眾中營造了 “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的品牌形象,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樣本。
東方嘉富人壽的探索充分表明,在 AI 時代,品牌建設已成為中小保險企業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路徑。通過將 AI 技術深度融入品牌發展戰略,中小險企能夠有效破解行業痛點,重塑核心業務流程與服務體驗,將高效、便捷、智能、普惠的服務轉化為獨特的品牌優勢。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更能為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助力金融強國建設。